第325章 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1 / 1)
第325章 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
在和密苏里州交界的大豆农场完成最后一站调研后,巴恩斯和邓肯·马龙准备直接去芝加哥。
这里到芝加哥并不远。
而且这样份量的新闻,以芝加哥为中心爆发,将会第一时间影响到期货市场。
「该找谁呢?」
「我对这方面并不熟。」巴恩斯苦恼的说道:「如果不是亏了钱,我想这会儿我应该在我的苜蓿加工厂里。」
「也不知道厂里的那些工人有没有在认真的干活,这批乾草产品可是要出口到岛国和南韩的。」
邓肯·马龙也没指望巴恩斯能发挥作用。
这老头唯一的用处就是有钱,在苜蓿行业有很强的影响力,但在粮食和期货上影响力比不上AIG这种庞然大物。
浏览了一阵新闻,邓肯马龙有了主意。
「埃尔兰·马克怎麽样?infor经济公司的总裁,如今粮食期货界的当红炸子鸡。」
「他很红吗?难道他在这次交易准确预测了下跌?」
「不,恰恰相反。」邓肯·马龙笑道:「他的公司此前对华夏玉米的产量预测是1530万吨。」
「shit!狗屎!这样的渣仔怎麽不去死。」巴恩斯怒骂,随即又问道:「这种人还能火?」
「因为网友想看他跳楼。」
「??」巴恩斯一脸疑惑。
「他的竞争对手兼好朋友,《油世界》的主编斯雷因·莱文同样是死多头,在爆仓的当天就跳楼了。」
「网友称赞他用实际操作践行了他的分析,认为埃尔兰也该向他学习。」
「现在网上想看埃尔兰跳楼的投票率已经高达73%,如果,由他来发表这份调查分析报告,效果肯定是最炸裂的!」
「虽然我更想看到他跳楼的消息。」巴恩斯伸出手与邓肯握了握,「但我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
两天后。
AIG和巴恩斯做好了准备后,一份完善的调查分析报告就出现在了埃尔兰的办公桌上。
此时他正在一处私人庄园。
当完整的看完整份报告后,埃尔兰眼里的火光在迸发,一口将红酒一饮而尽。
这样躲避的日子他受够了!
跳楼?
这辈子都不可能跳楼的!
他可不是斯雷因那样的懦夫!
现在,他要堂堂正正的再一次出现在公众的面前。
他认真的洗了个澡,刮了胡子,给头发抹上发胶,然后穿上崭新的西装,回到了属于他的infor。
只是一会儿,就有闻到味的狗仔上了门。
他拒绝了接受采访,但却让人关注infor最新的供需报告。
但转头,狗仔就发文:
埃尔兰回来了,他已经准备好了践行,看看他这人模狗样,想必他是想在见上帝的时候体面点。
也许他还在思考哪里的天台风景会更好?
这瞬间就引发了巨大的关注!
想看埃尔兰跳楼的投票率短时间内就上升到了78%。
当巴恩斯和邓肯·马龙看到这投票支持率时,两人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都安排好了吗?」
「当然。」巴恩斯笑道:「我的钱包已经饥渴难耐了。」
「哈哈…cheers!」
邓肯·马龙笑着举杯,沃利·鲍尔森死去了,但还会有无数人来接替他。
…
芝商所交易大厅里,人头攒动。
但交易员从开盘后就感觉不对劲,今天的多头头寸有点多了。
而且不止一个品种。
玉米丶大豆丶棉花丶小麦都是如此,发生了什麽?
华夏那多出的8000万吨玉米不翼而飞了。
然而,讯息明明显示华夏的玉米市场正面临严重滞销,价格低于国际市场。
游资回来了?
还是漏掉了什麽重要信息。
一群交易员浏览分析着各种重要资讯,埃尔兰·马克回归的消息让他们会心一笑。
但没过一会儿,就突然弹出一条染红的讯息。
【埃尔兰回归,infor发布重磅供需报告:联邦中西部饱受灾难,粮食将减产15%~20%!!!】
这是在开玩笑吗?
此刻,交易大厅里又闹麻了,各种电话声丶辱骂声相互交织,一片手忙脚乱。
只有小部分人胸有成足。
在infor的这份供需报告里,详细例举了中西部农业产区的减产情况。
细到每一个农场的名字,农场主的电话,所种的作物品种,以及正面临的灾难……
涉及到的农场有一百多个,每个农场面积都不低于200英亩。
而且广泛分布在伊利诺州丶密苏里州丶印第安纳州丶爱荷华州等等主产区。
蒺藜变异种,这个杂草第一次进入了联邦主流社会的眼球。
它肆虐在农田里,和农作物争抢土地营养和生存空间,将农作物或缠绕或封闭致死,甚至还会给牲畜带来致命伤害。
它生命短暂,但就像细胞分裂一样,快速蔓延。
它甚至让孟山都无计可施,抗农达转基因种子不再为农场主提供庇护。
最直接的数据,受灾的农场主将普遍减产15%~20%,不论任何品种。
有人开始给农场主打电话确认,而玉米丶小麦丶大豆丶棉花等产品期货已经开始走强。
这时,期货分析师们还在绞尽脑汁的计算。
涉及多少州,哪些地区还没受到影响,哪些地区已经完成收获…
究竟会减产多少,价格反弹到什麽点位合适?
然而,还没算出结果。
又推送消息了。
全美最大的化学公司,陶氏化学的生物应用技术实验室同样发布了关于蒺藜变异种的信息。
雷欧教授署名。
蒺藜变异种的生物成分里活跃着各种抗除草剂的基因编码。
尤以孟山都草甘膦里的EPSP合成酶基因最为活跃。
这很可能是基因污染而产生的变异种!
关键的是,目前没有化学药剂能对付蒺藜变异种。
在雷欧教授的分析里,至少需要2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研发出合适的药剂。
两年?
开什麽玩笑。
只是一年时间就足以让联邦的农场主损失惨重了,议员大人们的选票还想不想要了?
然而这就是事实!
并且,陶氏的分析报告还没完。
在南方的德克萨斯丶路易斯安那丶新墨西哥丶俄克拉荷马丶密西西比等各地的红火蚁也出现了可怕的变异。
红火蚁变异种会对土壤微生物造成毁灭性伤害,还会疯狂啃食作物根系和果实,是所有农作物的天敌。
同样,也对现有的化学药剂产生了强抗性。
陶氏怀疑这同样是基因污染!
当孟山都的总裁布雷特·比吉曼看到这里时,脸色气得铁青,咬牙切齿。
这混蛋!
落井下石!
农场主还会支持孟山都吧?
在陶氏益农之后,杜邦也出击了,杜邦重点指出红火蚁的危害,这将是一场长达2~3年的危机。
手上持有多头头寸的交易员们早已麻木了!
毁灭吧!
不想玩了!
当红火蚁变异种出来的那一刻时,分析师也解脱了,不用纠结了。
直接用去年的总数算吧!
玉米去年总产量2.76亿吨,按至少减产15%计算,那也是4140万吨玉米没了。
噢,还有大豆和小麦。
原本今年全部谷物产量预计超过4.5亿吨,那就是减产6750万吨以上。
还是没有华夏增产的多,但形势已经逆转。
地球并没有彻底远离粮食危机,但美联邦的农业霸权影响力在极速下降。
…
酒泉。
郭阳接到电话后,就占据了廖洪新的办公室。
廖洪新讨好的泡上了茶,递到了办公桌上,问道:「玉米真要涨了?」
「是已经涨了,准确的说,是芝加哥玉米期市上涨了。」
郭阳在电脑上找出相关的讯息,笑道:「你看这条新闻讯息,美利坚中西部主产区杂草爆发,还有红火蚁也没控制住。」
廖洪新凑近一瞧,看到那放大的数字,以及农田受害的照片,不由发出了惊叹。
「啧啧…这模样可真惨!」
确实惨烈。
即使在大洋彼岸,郭阳也能感受到这种惨烈的氛围。
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粮食类产品开始全面上扬,嘉禾短期内又有了大量盈利。
想必这时已经传导到了国内。
这下好了。
农民不愁卖粮,甚至还会等一等粮商上涨。
粮商也不用担心粮价继续下跌,就是不知道益海嘉里丶邦吉等粮商在低位的时候有没有储存粮食。
「渍渍…以这两家的尿性,很难说啊!嘿,活该他们难受。」
郭阳臆想了一阵,也没再过多关注,他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北美粮食产量预减的影响会迅速的传往全球,今年全球粮食贸易太过于波折,让粮食进口国忐忑不已。
但对嘉禾是利好!
郭阳也终于不用再借下乡的名义东躲西藏。
借用加工厂的电脑行情后,他就第一时间回到了公司,开始各种安排布置。
首要任务:筹备粮食出口;其次:完善粮食物流仓储规划。
玉米现货上涨需要时间,但联系出口买家,仓储物流,码头港口等等同样需要时间。
今年海运企业确实比去年更困难,但也和预想中的经营不下去有些偏差。
运费涨价了!
巴西的大豆运到国内,每吨成本上升到了120美元。
涨价给了中小企业喘息的机会。
更别说大型企业了。
像国内远洋运输的龙头:中国远洋和中海集运,更是受益于国内铁矿石贸易量猛增而业绩快速增长。
如果有机会,嘉禾当然希望能一步到位。
但现在明显时机未到。
只能退而求其次,和大型企业签订补充服务协议,租用船舶和仓位,码头及其他设施共享。
这也并不妨碍嘉禾掌握港口丶码头丶中转仓丶内陆运输等等关键物流资源。
国内有三大粮食主产区:东北丶黄淮海丶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川丶湘丶鄂丶赣以及江苏和安徽的长江部分。
主产区在北方,但主销区在南方。
近些年的国内粮食运输格局已逐渐调整成北粮南运,但运力明显不够。
现在又来了产量过剩这一遭。
即使是国家粮食局,也只会感觉到头疼。
好在嘉禾也有大致思路。
加大玉米出口是肯定了的。
嘉禾打算先以玉米为主干布局粮食物流产销一体化网络。
国内玉米运输通道大致是东北和黄淮海往珠三角和长三角调粮,西北玉米供应云贵川。
在全球,玉米进口地区以东亚丶非洲丶中东为主。
排名前二的刚好是岛国和南韩,每年分别需要进口1600万和1000万吨玉米,朝鲜也有几十万吨需求。
第三丶第四是墨西哥和埃及,分别有650万和500万吨的进口需求。
然后是宝岛省,约200万吨。
其馀还有加拿大和欧盟,合计约650万吨。
这些国家和地区就占了全球玉米出口量的小一半。
玉米的格局就很明显了,以往国内玉米只能勉强供需平衡,现在过剩了,那东北就减少参与国内调粮。
而是凭藉地缘优势,直接出口朝鲜丶南韩丶岛国,不求全占,但出口2000万吨左右到这三国是没问题的。
相比北美玉米,国内的玉米水分虽然较低,但黄色素高,极受日韩养鸡场欢迎。
同时,还清一色的是非转基因玉米,这也是极大的竞争优势。
黄淮海产区则往南方调,同时再出口部分倒非洲和中东地区。
最麻烦的还是西北,西北的主粮基本是供需平衡的,但却有90%的玉米是供应云贵川,刚好填补缺口。
如今西北也大幅增产。
西南的兄弟们把握不住。
西北粮食的物流通道还比东北更缺乏,西北——西南交通大动脉兰渝铁路才立项,明年才开工,什麽时候通车还是未知数,现有运力很有限,出口的运输成本太高。
走中亚,辗转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出口也行不通,铁路不接轨,港口也还没租给国内。
嘉禾的解决办法是继续在玉米深加工领域进行技术深耕和产能扩张。
东北剩馀产能也是同理。
出口玉米原粮的利润远没有高果糖浆丶玉米糖浆丶葡萄糖丶谷朊粉丶淀粉丶蛋白饲料等深加工产品利润高。
唯一的难点是在这些领域的技术还稍显薄弱,只能加强研发投入,以及并购。
刚好,嘉禾营养健康研究院也要成立。
另外生物能源也是一条路。
老美玉米减产预估四五千万吨,华夏只要出口四千万吨以上,剩下的四千万吨就不算难了。
但这只是玉米,粮油物流体系还涉及大豆丶小麦,甚至土豆和棉花等。
总之实施起来很麻烦。
还好有陈燕秋。
这位新加坡人,在粮食物流最强的国际粮商嘉吉工作了多年,对这一块有很深的见解。
在嘉禾粮油的物流体系战略会议上,陈燕秋犀利的道出了嘉禾和国内粮食物流的弱点。
「从物流全过程看,总仓容92%以上都是散装仓储,但原粮却主要以包装方式进行流通,这麽大的反差,你们就不觉得有很大问题吗?」
粮食物流项目是战投部在负责调研,苗兰春也说出了现有的困难。
「国内的粮食物流整个体系就是这样,所有的配套设施都是围绕包粮建成,要改成散装运输,意味着要自建体系。」
郭阳这时插话道:「农业部和粮食局今年也出台了四散化运输的规划,具体实施时间还没有定论。」
陈燕秋向苗兰春问道:「有调查两者的成本对比统计吗?」
「有。」
苗兰春找了找,说道:「来自东北产区这两年的调查,每接收丶发运1吨玉米,收纳库丶中转库丶装车合计下来,包粮比散粮成本高40元。」
陈燕秋摇了摇头,评价道:「以嘉禾目前的物流仓储能力,不说与四大粮商相比,只要是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其物流成本都要比嘉禾低10个百分点以上。」
会议室里有些沉寂。
在此之前。
陈燕秋还提了许多问题。
铁路运输严重不足,
汽车运输工具不足,
接发装卸设施严重不足,
东北主产区港口,中转仓容和接收发放设施落后,已被世界主流淘汰。
东南主需区中转能力严重不足,中转仓容小丶设施落后,经常发生港口压船丶粮食压车等现象。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信息化建设水平勉强能跟上世界二流梯队,组织效率尚可。
这就是嘉禾粮油此前收购的成果,花了不少…嗯,好像也没花多少。
60亿资金,除了并购和自建加工厂的资金,物流仓储投资确实也不多。
但战投部和嘉禾粮油物流部的人情绪却有些低落。在国内可以呼风唤雨,到国际上却是二三流的东西。
陈燕秋继续说道:「要想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至少要在企业内部实现四散化(散储丶散装丶散运丶散卸)。」
「10个百分点很可能就是企业的利润,甚至是生死线。」
郭阳中指和食指并拢敲了敲桌面,众人都看向了他。
「也不用沮丧,美丶加等国也是历经了三四十年的努力,粉碎了无数利益集团,才完成了一场散粮运输方面的革命,建立了粮食现代物流链。」
郭阳顿了顿,沉声道:
「但散粮运输必须得做,粮食物流一体化丶网络化丶信息化丶四散化,嘉禾全都要。」
「资金,嘉禾有,政策,我去找上面要。」
在开会前,郭阳就和陈燕秋有了沟通,也恶补了不少知识。
国内粮食物流确实很弱。国储粮仓储厉害,流通不行;国粮只有进口贸易值得称道。
可郭阳认为现在正当时。
上一世,四散化是因为进口粮食需要,而这一次,则是因为出口需要。
不主动,哪有肉吃?
关键现在有钱啊!
未来国内粮食也将继续增产。
嘉禾和国粮不同,国粮是买买买,嘉禾是卖卖卖,不把地基打好,怎麽去国际上竞争?
有了郭阳的定性,事情很快就接着往下推。
郭阳全程组织。
陈燕秋全程参与。
统筹布局建设国内外粮食物流通道,构建海外粮食供应链系统。
收购站丶港口丶码头丶中转仓丶终端仓丶专用运粮车丶船舶丶铁路丶内陆粮食物流园都进行了考虑。。
为了保障国内基本盘实现网格化,在沿海和各地都进行了大量港口丶中转丶仓储选点。
东北的大连港丶营口港丶北良港丶秦皇岛丶丹东丶锦州;
长三角的魔都丶南通丶江阴丶连云港;
东南沿海福州丶厦门;
珠三角的羊城新沙港和新港,鹏城的赤湾和蛇口;
西南沿海地区的粮食码头湛江丶防城港丶北海;
西北则以粮食加工园区为主。
陇海线上的兰州丶定西丶西安丶郑州丶徐州;
兰新铁路线上的酒泉丶玉门丶哈密丶WLMQ丶石河子;
疆省的喀什;
而在海外,参与建设运营港口码头和物流枢纽也是必选项。
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港口也不少,但目前乃至以后都没有农业企业的身影。
一方面与实力有关,
一方面也是竞争不过国际粮商。
国际粮商在南北美丶欧洲丶澳洲等粮食主产区不断巩固粮食收购和仓储物流系统,对新进入者防范心重。
但该亮剑就得亮剑!
郭阳亲手在地图上圈下一个个点位。
坦尚尼亚的三兰港港;刚果金的马塔迪;莫三比克马普托港……
南美巴西的圣路易斯港;阿根廷巴拉那河沿岸的港口;
北美的加拿大西部太平洋沿岸港口
东欧乌克兰的敖德萨港和黑海港;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港;
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
中亚的哈萨克斯坦;
东南亚。
大洋洲。
…
郭阳越圈越有劲。
一共八大区域丶21国的80个海港丶河港及铁路站点进入了嘉禾的潜在名单,进行粮食港口物流仓储投资。
陈燕秋看得瞠目结舌。
「老板,你这会不会圈得太多了?」
郭阳笑道:「现在就属于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要拿出渣男的气质来。」
「渣男?」
「对啊,只接触,不一定要去投资。」
「渣男这词还真是形象。」陈燕秋笑道:「海外港口码头建设运营,嘉禾最好能找一个强力的合作夥伴。」
「一点一点来吧,也不能老想着一口吃成大胖子。」郭阳想了想说道:「如果能找到位置自建小港是最好的。」
陈燕秋等人无力吐槽,这话都被你说完了。
规划内容看着很多,但由于前期战投部做了大量工作,所以只用了两三天,这份有点粗犷的草案就出来了。
后续就是精细化的去落地。
但那一个个城市地名,港口名字,码头站点,只是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憷。
战投部看着老板和陈总监谈笑风生,却不敢吱声。
最后,苗兰春轻声问道:「这得投多少钱?」
公司有那麽多钱吗?这句她没问,但这是众人的心声。
郭阳问道:「中yang储备粮库建设项目你们知道吗?」
沉默了片刻。
才有人说道:「1998年,利用国债资金,投入343亿元,建设了1130个粮库,形成5565万吨仓容。」
「这些粮库普遍采用了『四散化』等高原新技术,至今都是国内仓储设施水平顶尖的。」
陈燕秋讶然道:「居然有这麽多四散化粮库?那为什麽没…使用?」
「中yang储备粮,长期静态储存。」郭阳无奈说道:「周转很慢,就别指望了。」
「那不是长期占用资源吗?」陈燕秋摊了摊手,频繁使用的设施设备落后,长期静默的却享用豪华套餐,这是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郭阳不想在这上面多说,陈燕秋是理解不到华夏对缺粮的恐惧的。
「嘉禾要不了那麽多仓储,但每一个都需要有一定规模,也能节省资金。」
顿了下,郭阳朗声道:「也不说多了,国内规划投资100~150亿元,嘉禾还是能保证的。」
众人闻言。
也不由松了口气,这个数字不算充裕,但规划是能做出来的。
粮食物流仓储规划告一段落。
郭阳却没停下来。
还有节水滴灌厂丶采棉机制造基地丶生物能源工厂等一系列项目需要推进。
一桩桩,一件件。
尤其是第一批144亿元归国资金到位后,各路人马就开始了在华夏大地四处奔波丶谈项目。
当高德等人在期货市场上大杀四方时,郭阳带着团队也在国内忙碌了好几天。
他知道这次期货上的收益不会低。
事实也的确如他所料。
10月初,某天深夜,郭阳依然等在办公室里。
直到和高德接通了视频会议。
说是会议,其实也就两个人。
透过屏幕,郭阳还能看到高德眼睛里带着血丝,想来这段时间也没睡好。
简短寒暄后。
高德亢奋的说起了所见所闻。
「老板,美利坚疯了!」
「在全国大面积减产的情况下,半个小时前,布希总tong公开发言:依然会全力加快推动生物能源发展!」
「还加大了生物能源补贴!」
「ADM第一时间响应了布希总tong,将扩大生物能源的产能!」
「巴西和阿根廷也同样如此,巴西甚至宣称,即将全面禁止原生柴油的使用,柴油里必须兑入一定比例生物柴油,甚至不排除完全使用生物柴油的可能。」
「疯了,这个世界都疯了」
「就这么半个小时时间,芝商所粮食品种再次全线大涨!」
「保护农场主利益,原来老美就是这麽保护农场主利益的!为了选票,为了利益,还真是疯狂!」
只是一瞬间,郭阳就明白了过来:产量低了,那就抬高价格!
老美原本推动生物能源的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原油价格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粮食出口竞争激烈。
而老美的转基因玉米并不受欢迎!
如今华夏增产,
北美减产,减产的原因还耐人寻味!
基因工程污染!
转基因呐!
正如孟山都的死对头绿色和平组织对这次北美减产的评价:超级杂草和毒虫伴随着转基因作物而出现。
「毒药与动植物的捆绑,让那些不受欢迎的植物,比如杂草,很快就对除草剂产生了抗性。」
「在美联邦丶智利丶南非都出现了耐农达草甘膦的杂草,如今的蒺藜变异种就是一种超级杂草!」
「红火蚁也是恶果之一!」
在这种舆论压力下,选择从南北美洲进口玉米的国家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所以老美慌了!
巴西和阿根廷也慌了!
既然你们都嫌弃!
那就让缺口来得更大些!
让粮食危机更猛烈些!
郭阳也不由咽了咽口水,问道:「孟山都呢?什麽反应?」
「没动静!」高德沉声道:「除了一开始出来回应了正在寻找解决方案,此后就很低调!」
「老板,你就不想知道赚了多少钱吗?」
「浮盈不是还在增长吗?」郭阳笑道:「按现在这架势,这波上涨的周期还很长。」
「是这样,那些国际游资又回来了,现在市场很热。」
又沟通了片刻。
郭阳对国际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这波老美亏了,但也可以说没亏,其经济韧性太强了,次贷引发的危机一边发酵,一边又在不断通过大宗商品市场转嫁给全球。
第三世界的穷鬼买了单。
上一世,华夏也接了锅。
这一次…大概率也会接,但情况已经好上了太多。
至少大宗农产品这块,除了大豆还有40%需要进口,但玉米由勉强供需平衡,变成了有馀力出口。
这是最让郭阳振奋的。
这意味他的努力没白费,不能说以一己之力,但功臣名单上他是绝对位居前列。
可惜没有功臣榜。
但好在还有那一长串数字弥补了他受伤的心灵,钱不能治百病,但能治心病叻!
品了口红麻茶,郭阳才看起了高德传回来的交易记录。
很完美的曲线。
从事发后,就一路上扬,除了偶尔小幅回调来回振动,大多数时候就一直涨涨涨!
十来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38%。
嘉禾依然是10倍杠杆。
浮盈200*10*0.38=760亿元,3.8倍的收益。
算上辗转回国的778.6亿元,累计资金200+760+778.6=1738.6亿元,约231.8亿美元。
唉,没有功臣榜,就这麽一串还没到手的数字,还是有点索然无味啊!
一共投入多少原始资本来着?
似乎是184亿?
算上未来一段时间的涨幅,10倍不是梦啊!
还能有谁比他豪?
就问还有谁?
晚上做梦时,郭阳似乎,隐约,大概,也许还一直在念叨着:还有谁?
然后,第二天他就见到了。
远在中东的余小川回来了,带着几名戴着头巾的考察团来到了集团总部。
这穿衣风格太有特徵了。
一眼就能认出来。
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面对狗大户,他郭某人可能还得低调一点儿。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