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伊犁河水滔滔去,历史长河我是谁?(2 / 2)

加入书签

就以公子为样本进行解析,如果说得不对的地方,让公子生气了,公子可不能恨汉娜,更不给冷落汉娜。

好的,要相信你公子的胸襟,我只是迷茫,而不是愚蠢。

先说公子的动机与目的。一直在收集公子的资料,观察公子的言行,公子本是一个无忧少年,但可能是洞悉了历史的先机,便有了初始的动机和目的。公子的初始动机可以分三大块,救公主,救大明,救苍生。公子在这‘三救’动机中,没有把自己想象成救世主,但却有着救世主的自信心。这一点,她也没想明白公子自信心的依据是什么。不是草莽般无畏,而是智者的胸有成竹。

公子的目的或说目标也有三个层次。一是灭后金,解除大明身边危险;二是除贼军,顺带袪除大明体制弊病,创建一个新体制;三是拓展汉人生存空间。公子这一‘灭’一‘除’一‘拓展’,汉娜在没有遇到公子之前就看出了,也是汉娜相遇之前就爱上了公子的原因。但她不明白公子这个‘灭’与‘除’的顺序,按我们平常人的思维,好象是顺序特意放反了。

再说过程与方法。透过公子一路的轨迹,公子用的都是超现实的方法。因为公子好象有超越时代的实力,因此公子一路都用的是压制性打击,只在除掉旧极西大顺政权时用了一个巧而无恶的计谋,就是那个假玉玺计。

最后说公子的功绩与影响。救大明于危难,相当于再造了大明。更何况,现在公子为汉人拓展了巨大生存空间。这一点比蒙元更值得歌颂。蒙元吧,是占了空间,却把占领的空间往黑暗里拖,如一只丑恶的老鼠,想把获得的肉块拖入黑洞中慢慢享受,而公子打下地盘后,却想方设法却建设得更美好,让子民生活得更幸福。

公子,或许我是你的王妃,有感情因素在其中,导致我的评价有些过于美好。但纵观历史,那些史诗级的英雄人物,哪个不是想夺得天下,耍尽阴谋诡计,把人性丑恶表现到极致?得到天下后,一方面为自己那不堪的往事贴金粉饰,一方面又为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劳而活设计各种自欺欺人的所谓规章制度。老实不客气地说,明朝的开国皇帝就是这样一个人。

公子是一个历史特例,因为公子没有前一方面。后一方面,汉娜相信公子也不会去设计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