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1 / 1)
('
一些买来的建房材料,照钱有为的说法,等垃圾清理干净就可以动工了。
应望看着进度的确不算慢,在跟钱有为聊过之后更放心,想着今年过年的时候能不能搬进去住。
还有,云舒是不是该回来了?
这个年代,最不方便的就是通信了,应望几乎每天都在担心魏云舒的状况,他怕他路上出什么意外,有没有照顾好自己。
……
“魏老板,有那种大肚的搪瓷缸吗?”
“没了,全卖光了。”
“魏老板,我要手表。”
“只有这些了,你看看。”
“魏老板,这种布耐脏耐磨,庄稼人最喜欢,您之后给我送点这种布过来?”
“行,等我之后拿到货了给你发。”
“……”
小县城里,魏云舒谈完一项合作从饭店里离开。
这已经是他谈下的第四笔单子。
祖国地貌广博、幅员辽阔,有些地区发展的好,有些地方却暂时顾不到以至于落后很多,他们没有自己的工厂、无法生产手表、布匹、钢笔、搪瓷缸等等东西,很多东西只能购买外来的,所以资源难免稀缺。因此当魏云舒带着好东西来到这里的时候,很快就被识货的人看中买走,甚至还有人看中了这个机会想谈合作,魏云舒考虑过后也应了几单。
他已经去过了几个村子,路是真的难走,里面的情况也是真的艰难。像搪瓷缸、针线、跳蛙玩具、花布、衣服等等东西在那里都极受欢迎,没一会儿就人给抢光了。
魏云舒对此一点儿都不意外,不然他也不会专门来跑这个生意。
谈好事情,魏云舒回到招待所,整理了一下自己剩下的东西。其实东西并不多了,毕竟他就算再能拿也拿不了多少,选择的多是小巧好带的东西。不过最初在永安市带的东西他早就卖完了,现在手里的是之后在别的城市重新买的,然后卖到了别的缺少或者不如这些东西的地方。这种边卖边买的办法,别说,还真挺省事,反正到现在他兜里已经赚了不少钱。他相信,等他再跑一段时间,那两万块一定是能挣到的。
魏云舒照例给自己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总记录。本子上面已经有了一些,全是他这段时间买卖的东西,整整齐齐已经好几页纸了,全是他的心血。
整理好东西,魏云舒把本子收起来,然后洗漱完毕躺在床上想应望。
想他最近在忙什么,有没有因为钱的问题压力太大不眠不休的给自己找工作干,店里的卖的东西有更新吗,还有现在天气热了起来、之前说的电风扇有没有装上,店里的生意如今还好不好……
越想魏云舒就越睡不着,心思都被应望给占满了。
他想,要不回头给家里装一部电话吧,这样他以后如果再出远门也可以给应望打电话,虽然电话费贵一些,但两个人至少能说说话,知道对方每天的生活,不至于太过想念。
唉,现在的信还是寄的太慢了。
……
', ' ')('这天,应望刚从杏花街那边看完修房进度回来,才到客厅连脸都没洗呢,就听到巴涛在客厅外面敲门喊,“小老板,外面邮差来了,说是有您的信件。”
应望一愣,随即脸也不洗的走了出去,还把站门口的巴涛吓了一跳。
“知道谁给我来的信吗?”应望问。
巴涛回神,“这我不知道,邮差没说。”
这会儿店里还有客人,应望也没跟巴涛多说,抬步就到了店门口,问邮差,“寄信人是谁?”
邮差问:“你是应望?”
应望答:“是我。”
邮差将信递过去,“是一个叫‘魏云舒’的人寄来的,你签收一下。”
听到真是魏云舒,喜悦瞬间爬上应望的脸颊,别的话也不多说了,拿起笔就将信件签收了,然后迫不及待的回到客厅看信。
这是魏云舒给应望写的第一封信,上面详细叙述了他走过了哪些地方,碰到了哪些人、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未免信寄丢了或者寄错了,所以魏云舒没有写那些城市的对比,只是客观的记录了自己看过的景色,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还说他买了一些觉得好玩的东西、或者好吃且能保存的东西寄过来,叫他注意签收。最后,他说他想家了,他一定会尽量早点回来,叫他看好家里的一切,照顾好自己,别担心他。
整封信魏云舒写的很长,大篇幅都是在写他一路经历的事情,最后的感情流露很委婉,只说他在想念家,他要早点回来。
应望看完之后整颗心酸酸胀胀,既欢喜于收到魏云舒的信,又惆怅于他无法写信告知对方关于自己的动态,因为魏云舒说他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今天在这里,明天可能就离开了,所以即便写了信也收不到。
不过有了这封信应望心里的担心的确是减了许多,至少他收到平安信。
应望把信叠好收起来,又默默祈祷了几遍平安。
几天后,应望果然收到了一个大包裹。
里面的东西很杂,大多都是一些特色的东西,还有一些有保质期的食物。应望看了下,这些食物都还在保质期内,是完全可以吃的。打开尝了尝,味道挺不错,他挺喜欢。
除了这种开盖可食的,魏云舒还给他寄了一些干货,比如香米,魏云舒说这种香米是当地人自己种的,产量比较低,所以即便在当地都卖的比较贵,他吃过觉得好吃所以就买了些米给他寄回来尝尝。
当天应望挑了几样东西分给店里的员工,高兴的众人眉开眼笑。
隔天早上,应望又自己用香米熬了粥,发现这米吃起来是真香,口感也比一般的米要好一些,可能是跟当地的环境有关……总之,不枉魏云舒大老远给他寄过来尝尝。
之后,每隔几天应望都能收到魏云舒寄来的信和包裹。信上依旧是主写他一路的见闻以及做的事情,末尾是想家的话;至于寄来的东西那就比较丰富了,从一朵漂亮的干花到一双舒服的布鞋、到一样美味的食物,只要是新奇的、好玩的、以前不曾见过的、他觉得好的东西魏云舒都会寄过来,完全不拘泥什么具体的东西。
其中最令应望侧目的是一条火腿。
整条火腿包裹的严严实实,而且还有一定的重量,而且非常漂亮。
据魏云舒说,这火腿可是当地有户人家传了几百年的手艺,祖上甚至还给王宫侯府、达官贵人做过菜,解放后入了国营饭店当厨子,之后又自己制作火腿,没几年就让火腿成为了当地最紧俏的好东西,甚至还有别的地方的人专程到那里去买火腿。魏云舒慕名而去,尝过之后果断买了一条寄回来,甚至还记下了详细的地址,打算等之后这条火腿吃完再去买。
这火腿只看颜色,瘦的部分如珊瑚般娇红似火,
', ' ') ↑返回顶部↑